
近年来,黄羌镇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总牵引,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通过党建引领强根基、特色破局兴产业、合作共赢拓渠道,有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“量质双升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。
党建赋能,筑牢集体经济发展“红色根基”。黄羌镇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融入镇域经济发展大局,构建起“党委统筹、支部主抓、党员带头”的工作体系。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,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集体经济发展重点任务,统筹协调资源要素,为产业发展把方向、定思路。各村党支部主动扛起发展责任,以“党建+产业”模式引领群众增收致富,组织党员带头投身产业发展一线,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标杆、作示范。东岭村党支部创新推行“支部动员+乡贤认捐+村民种植”联动机制,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,成功种植香水柠檬3000余棵,年产能达54万斤,带动村民年增收240万元,实现集体与个人收益“双提升”;双河村党支部则探索“书记带头+农户跟种”发展路径,由支部书记率先试点,带领5名农户共同种植百香果12亩,全程提供技术指导,直接带动农户受益1.2万元/年,以党建红点燃乡村振兴“新引擎”。
特色破局,打造集体经济增长“优势引擎”。黄羌镇立足地域资源禀赋,以“一镇一业、一村一品”为方向,推动特色产业从“单点突破”向“集群发展”转变,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“清零破十”,部分村集体年收入超30万元。在核心产业培育上,聚焦虎噉金针菜这一特色品种,通过标准化种植、品牌化运营、品质化认证,推动其荣获汕尾首个“湾区认证”地理标志产品,并通过CAQS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。目前,虎噉金针菜年均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余亩,年产量达350万斤,年产值超1500万元,直接带动320户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,成为带动群众致富、壮大集体收益的“富民产业”。在核心产业的辐射带动下,镇党委、政府坚持“以点带面、多元布局”,加大对各村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,引导各村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精准谋划产业方向。如今,石山兰花、丰田石螺嶂雾茶、鸭脚木蜂蜜、合门黄晶果、白柿冰淇淋果、坑联芭茅水稻、东陇香水柠檬、双新释迦果等一批“小而美”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,构建起“主产业为导,多产业支撑”的发展格局,为集体经济注入持久活力。
合作共赢,拓宽集体经济增收“多元路径”。黄羌镇始终秉持“政府主导、村组带动、群众参与”理念,通过搭建多元合作桥梁,为镇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资源瓶颈、拓展发展空间。一方面,以“科研赋能+帮扶聚力”深化产业升级合作。积极引进科研力量与帮扶资源,推动虎噉村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合作创建“高品质蔬菜产业化应用和集成示范基地”,以技术赋能提升种植效益;借力“双百行动”强化与深圳大学联系对接,规划升级金针菜产业园区;联合海丰县供销社、广东省盐业集团、南方电网等帮扶单位建设金针菜加工厂,推动金针菜产业从“初级生产”向“精深加工”转型。另一方面,以“渠道拓展+机制保障”拓宽产品销售路径。积极对接本地及周边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、超市及餐饮企业,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;借助珠三角地市及帮扶单位力量,建立消费帮扶长效机制,推动农副产品与大湾区市场精准对接,通过线下展销、直播带货、线上商城等方式,让优质金针菜走出黄羌,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
下来,黄羌镇将继续锚定“百千万工程”目标任务,以“深耕细作”的韧劲、“锐意进取”的干劲、“敢为人先”的闯劲,力争培育更多富民兴村新成果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,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更丰硕、村民的幸福感更真切。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海丰县人民政府”门户网站,是否继续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