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期,面对基孔肯雅热疫病传播高发局面,陶河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,持续深入开展疫病防控工作,将疫病防控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,聚焦蚊虫滋生源头治理、防控效能提升、群众意识强化三大关键环节,发挥“入户联心”工作机制优势,动员全镇上下打响防蚊控蚊“乡村保卫战”,用扎实行动守护群众生命健康,彰显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。
一、党员带头“清源头”,全域整治筑牢“源头防线”
“大家把田间的废弃地膜、沟渠里的杂草都清干净,屋檐下的积水桶一定要倒空!”陶东村党支部书记张振辉就带着党员志愿者们扛着喷药壶、拿着铁锹,走进村民庭院开展环境整治。针对乡镇蚊虫滋生的重点区域——农田沟渠、农户庭院、畜禽养殖棚、农机存放点等,全镇组建“党员突击队”“巾帼志愿队”共18支,动员党员干部、驻村干部、村民代表及志愿者1200余人次,开展“拉网式”积水清理行动,并定于每周五下午进行全镇集中防蚊喷药工作。为确保整治成效不反弹,镇党委建立“防疫日巡查”机制,党员志愿者化身“防蚊哨兵”,每天通过“网格微信群”上报巡查喷药情况,对发现的积水问题拍照定位、实时整改,从源头上切断了基孔肯雅热传播链条。
二、科技赋能“提效能”,智能布控织密“空中防线”
在农田果园上空,一架满载环保灭蚊药剂的无人机匀速飞行,细密的雾状药剂均匀覆盖在果树行间和周边绿化带,村民们站在田埂上驻足观看,纷纷为这一“科技防蚊”手段点赞。针对乡村地域广阔、农田果园多、人工喷药覆盖难、效率低等问题,镇党委主动利用无人机防控资源,组建了由8名党员技术员组成的“空中防蚊队”,为乡村防控注入“科技动能”。“以前人工给一片果园喷药,3个人要忙一整天,现在无人机1小时就能完成,而且药剂喷得更均匀,蚊虫消杀效果更好。”负责无人机操作的党员干部唐逸淮介绍。同时,为确保作业安全,作业区域还提前通过村广播、微信群告知村民喷药时间,避开农户晾晒衣物、畜禽外出的时段,做到“防控不扰民”。
三、干部宣讲“强意识”,全民联动夯实“群众防线”
只有将防病知识深入人心,提升全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,才能构筑起最坚实的免疫屏障。镇党委坚持“宣传先行、教育引导”,组织党员干部、医护人员、村“两委”成员组成18支“入户宣传小分队”,以“分片联户、逐户走访”的方式,把防控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。同时,考虑到乡镇群众以老年人、务农人员为主,宣传内容注重“接地气、实用性强”:针对老年群体,采用“方言讲解+案例分享”的方式,结合周边县区的病例情况,普及基孔肯雅热的症状(如发热、关节疼痛)和就医流程;针对农户,重点讲解农田、庭院的防蚊技巧,比如清理稻田边沟积水、给畜禽棚安装防蚊纱网、使用驱蚊灯等;向每户发放《家庭防蚊手册》《灭蚊行动倡议书》共8000余份,确保群众“听得懂、用得上”。
下一步,陶河镇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,巩固环境整治成果,优化无人机防控调度,扩大科普宣传覆盖面,建立“常态化防控+应急处置”长效机制,以党员干部的“辛苦指数”换取群众的“安全指数”,守护好乡域群众的生命健康与乡村安宁。
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海丰县人民政府”门户网站,是否继续?